彩虹天堂


雨後的天空,我擁抱著這感覺...就像在天堂... 歡迎來到 彩虹天堂


中區 同志健康文化中心

【新聞】全民篩檢立意良善,但配套有待加強

全民篩檢立意良善,但配套有待加強
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  徐森杰秘書長
由於許多民眾擔心感染身份確診後會遭受歧視、隱私被侵犯和工作權被剝奪、經濟能力和工作時間造成就醫不便、擔心藥物的費用與副作用等等,皆是造成不願接受篩檢可能的原因。衛生署以全民篩檢企圖解決延遲診斷的情形,但若沒有從愛滋感染者基本權益與照護資源網絡建構起,恐怕只會使原本就擔心會因確診而遭受歧視的民眾仍然怯步受檢。
2009年世界愛滋日的主題由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等單位定名為Universal Access and Human Rights,意思就是「普遍可及與維護人權」。普遍可及指的是所有人都應獲得愛滋病的預防、照護與治療,在此同時也應設法兼顧愛滋感染者的基本人權。
在台灣政府免費提供抗愛滋病治療藥物以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看似我們已顧及治療與形式上的人權保障,但事實上,就本會在第一線提供社區服務感染者的實務經驗發現,仍有數個現況有待加強:
現況一:愛滋指定醫院及醫療資源不足
實例:嘉義縣市鄉親經愛滋病毒全民篩檢出的新增感染者,要到雲林台大分院或台南成大等醫院才能就醫。外島的金馬地區甚至要回本島才能看診。由於愛滋治療藥物昂貴,日前還數度發生有醫院的備藥種類及數量不足,造成病患拿不到藥的情況。
現況二:愛滋基本權益仍待改進
按露德協會針對全台142位愛滋感染者所進行的「98年愛滋感染者生活現況調查」指出:
Ø          5位感染者就有1位曾在非自願的情況下感染身份被曝光(20.4%)
暴露感染者身份的對象以非感染的一般朋友為最多數,其次為醫生與公衛護士、保險業者、伴侶、以及家屬。
Ø          9位感染者就有1位在看病時被排斥(11.3%)
排斥的原因包括:有外傷要求感染者自己回家處理、公開大聲討論病情讓感染者難看、被醫護人員趕出診間要求自己上網查資料、開刀被拒絕、抽血檢驗時要求另外排隊等。
Ø          4位感染者就有1位因感染者身份面臨工作難題
包括:老闆強迫離職、擔心體檢、體力及精神不佳等。
Ø          3位感染者就有1位很擔心性伴侶控告自己感染的身份(33.1%)
另外,在本會所提供愛滋感染者專屬的留言板,有位署名為無奈的愛滋網友留言:
主題:被通知立即開除  稱呼:無奈   2009/11/17 下午 08:40:54 留言內容
好不容易在半ㄍ月前應徵到香X里拉飯店上班~
發現體檢有檢查HIV(我已經是病友ㄌ)......
就在體檢後ㄉ第四天醫院打給ㄌ公司...
要公司通知我回電....並沒告訴公司我ㄉ報告
醫院要我自己決定是否該說...
人事部ㄉ主管有追問我情況.我說要拿報告才知道.
10幾分鐘後.我ㄉ主管跟我說人事部ㄉ主管把我開除ㄌ..
真是無言
數個安置機構拒收愛滋病患的實例
一位女性遊民因發病被送醫救治後確診感染愛滋,醫院在安排後送找不到安置機構可收治。另一男性遊民合併有精神疾患,精神療養及急性精神科拒收要求感染科先行處置,導致該名遊民數度從醫院逃脫至本會辦公室威脅社工。
正值青少年的小童因網路援交,觸犯「兒童及青少年性交易防治條例」,社工緊急將他安置在庇護機構,不料在體檢過程中發現小童感染性病及愛滋病。經某醫療機構住院治療及實施心理輔導後,社工怎麼也連結不到青少年安置機構願意收容,幾經輾轉長期被安置於某精神科病房持續住院中。
感染者老化趨勢,應加強長期照護資源配套措施
隨著治療進步,感染者生存年限將不斷延展,然而長期服藥及HIV病毒攻擊免疫功能,均會加速感染者老化。在98年愛滋感染者生活現況調查發現,有近3成的感染者合併有其他慢性疾病(BC型肝炎、高血壓、糖尿病、痛風、憂鬱、人類乳突病毒(HPV)為主)。倘若愛滋與其他疾患一旦共病,造成感染者需要長期照護或安置的需求,許多長期照護資源或安寧病房並未準備好接納感染者入住。
按本會98年度與台灣近百家長期照護機構接觸經驗,僅不到1(9)的機構願意配合實施愛滋病基礎教育及防護訓練課程,此偏低的數據有待主管機關內政部、社會處與衛生署等當局多加重視,以確保未來日益增多的愛滋感染者若病倒後有足夠的安置資源。
另外,台灣第一線治療愛滋藥物落後世界先進國家長達5(Truvade),此現象使得有抗藥性或是合併肝炎共病的的愛滋感染者殷殷期盼新藥的引進;外籍人士在台灣被檢測後須強制遣返,此措施在美國於2010年開始取消禁止HIV感染者旅遊和移民的規定,中國當局也研擬跟進。台灣呢?長期以來政府一直以防堵、監控的方式是無法真正解決防疫的難題,唯有尊重弱勢者的基本權益,才能讓預防的工作真正落實。期待衛生署進行全民篩檢的同時,應同步邀集主責肝炎或HPV檢驗的國健局、福利的社政、就業的勞政、甚至於教育等其他部會,共同使照護也落實全面普遍可及,並且兼顧保障愛滋感染者的基本權益

【新知】今天是世界愛滋日,請大家一起祝福我們身邊的朋友

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
不管你是否是感染者,
都讓我們以最真誠的心獻上祝福
希望所有的感染者平安、喜樂
愛滋疫苗已能儘快研製成功~~~~


附上 聖地牙哥同志中心所製作的短片連結網址
讓我們有愛,讓世界有更多支持,讓未來更有力量


【新聞】政府出資雲南大理男同性戀酒吧開幕

大陸新聞中心/NOW NEWS 20091129綜合報導



由雲南省大理市衛生局出資、10多名防愛滋志願者負責經營,以同性戀為主體顧客的酒吧即將在12月1日「世界愛滋病日」正式開業。衛生局和志願者們計劃透過酒吧的平台,對更多潛在的愛滋病患者進行「同伴教育」。


大理市在男同性戀中開展防治愛滋病工作,是從2003年開始。大理市第二人民醫院的大夫張建波,也是愛滋病健康促進會的創辦人和領導者。他回憶說,開始時最困難的問題是要找到這些「男同志」。他花了一年的時間依然找不到「男同志」的影子。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將一個「疑似同志」的中學同學叫到辦公室,關上門唬他說知道了他的身份,並說明自己沒有惡意,只是想在這個群體中做愛滋病防治工作。對方先是吃驚然後矢口否認,最終理解了張建波的目的才表示願意配合。

幾年下來他們掌握了1800多名男同性戀者的基本情況,2009年中旬,在大理市防愛滋工作會上,愛滋病健康促進會提出,開設一間以同性戀為主體顧客的酒吧的構想,計劃透過酒吧的平台,對更多潛在的愛滋病患者進行「同伴教育」。大理市衛生局副局長蔣安民說,這個酒吧將是一個防治愛滋病教育的平台,目的是給同性戀提供安全的知識,讓他們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新知】媒體與同志

鈔票是甚麼顏色?市場觸覺敏銳的人大抵會答:「粉紅」。   

過去幾年,越來越多歐美企業興起賺取「粉紅英磅」(pink pounds)和「粉紅美鈔」(pink dollars)的念頭。他們「發現」了一個擁有龐大消費力的市場,這個簡稱LGBT(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中文為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者)的社群,雖被視為性小眾,但市場研究顯示,以人口計,社群數目不少,當中不乏喜好時尚生活、捨得花錢、購買力強的人,有固定伴侶的,更多屬丁克家庭(DINK,Double Income No Kid)。

據統計,美國的LGBT,二零零七年的消費數字是六千億美元,到了二零一一年,會攀上8350億美元的高位;英國同志每年合共花七百億英磅;日本同志人口274萬,購買力達六兆日圓。   香港未有相關數據,兩年前《南華早報》探討過這個粉紅市場,引用了本地同志雜誌的統計數字,這本雜誌的讀者,百份之五十六月入過二萬,當中百份之十四更是月賺逾五萬的高薪一族。這大堆數字,看得人眼花撩亂、疑幻疑真。

數據歸數據,廣告商真正在乎的,是如何把冷冰冰的數字兌現成白花花的銀紙。 引起爭議的廣告製作能夠贏得同志認同的廣告,是其中一個辦法。牛仔褲品牌Levi掇,去年推出了一個有兩個結局的廣告,男主角拉起褲子時,不知哪來的魔法,竟然把街上的電話亭也拉進屋裡。其中一個版本只在美國同志電視頻道Logo播放,被拉上來的是一位穿同款牛仔褲的帥哥。在此前一年,意大利時裝品牌Dolce and Gabbana製作了一個訊息更明確的廣告,廣告中兩個男模互吻。英國廣告協會(The U.K. Advertising Standards Authority)收到十九宗投訴,指這個同志之吻「不可接受」(unacceptable),協會最終裁定投訴不成立。篇幅所限,只能暫舉兩例,想看各地以同志為主角和主題的廣告,請瀏覽這個專門討論廣告如何呈現同志形象的美國網站:http://commercialcloset.com。   

其實,想到在廣告中呈現同志戀人算不上甚麼新意。一九九四年,宜家傢俬在美國推出了一個廣告,裡頭肩並肩逛傢俱店的是一對男性愛侶。廣告只播放了一次,因為其中一個分店接獲炸彈恐嚇而從此收起。直至二零零六年,相隔十二年後,該公司再次在美國媒體推出同樣題材的廣告,這一回,沒有引起爭議。   對廣告商來說,佔據市場固然重要,但大眾的反應也不能不仔細考量和評估。同性戀是一個經常引起爭議的題目,很容易變成公關難題。二零零五年,美國福特汽車除了在同志媒體賣廣告,還承諾每賣出一輛積架,就捐款若干予一個同志組織。宗教團體American Family Association認為這等如認可同性戀是正常的生活方式,於是發起杯葛行動,事件擾攘了好一段日子才漸次平息。 由歧視到重視   

五十年前的美國,任誰也想不到半世紀後會出現這樣的爭議。那個年頭,同性戀要不絕跡於媒體,要不一律以負面形象出現,甚至有報章說:「把他們全部處決掉好了。」新聞媒體上關於同性戀的共識,概括成一句話,就是「不正常」。   

一九五四年四月,洛杉磯一個電視台作出大膽突破,製作人在一個名為《絕密檔案》(Confidential File)的節目中,邀請了一位男同志現身說法。這位當年廿歲出頭的男子,當著鏡頭,直率地否定同性戀是一種精神病的流行看法。主持問他家人怎麼看,他說,家人本來不知道他是同性戀,這天以後就人所共知了。節目播出後,當事人被老闆解僱(兩個月後,他找到新工作,還加了薪),製作人卻大受讚許。畢竟,同性戀在當時是社會禁忌,而這節目,比石牆事件(Stonewall riots)足足早了十五年。   

當年的新聞媒體上鮮見同性戀,擅長說故事的影視媒體又怎樣?翻開美國電影歷史有關審查的章節,一九三零年代制訂的製作守則,有明確條文禁止電影包含有關性異常者的內容,例如同性戀者。規則如此,但研究者發現,有關同性戀的暗示明示,還是可在電影中尋索到蛛絲馬跡。   紀錄片《The Celluloid Closet》(1995)根據Vito Russo一九八一年同名原著拍成,檢視了超過一百齣荷李活電影,歸納出電影中慣見的同性戀形象和命運,用學者Larry Gross的話概括,主流電影裡出現的同性戀者,如果不是受害人(victims),就是加害別人的壞蛋(villains),反正大多是悲情過人或邪惡不堪的刻板印象。這或許也解釋了,何以有人想到以《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為分水嶺,把同志電影以BBM(Before Brokeback Mountain)和ABM(After Brokeback Mountain)區別。電影《斷背山》描寫兩個男人的愛情故事,注重細節,沒有把同志定格成幾個想當然的典型。 如何呈現真確形象   媒體該怎麼做,才算是反映了「真確」的同性戀形象?更關鍵的問題是,所謂「真確」的形象,又該聽誰說的準?   

一九九九年,英國電視台Channel 4製作了一個圍繞三個在曼城居住的男同志生活的電視劇集,劇名《Queer as folk》(有譯作《同志亦凡人》)。這個話題片集,第一集就收到一百六十宗投訴,被投訴的是二十九歲男主角引誘十五歲男生的性愛場面。不滿的人包括同志組織,Families and Friends of Lesbians and Gays發言人批評劇集「脫離同志生活的現實」,團體Stonewall則說,劇集沒有挑戰固有的刻板印象,劇中男同志都縱慾,女同志都想生孩子。   

英國通訊傳播委員會(Ofcom)調查研究了幾個月,最終接受電視台的解釋,同意劇中人在一個恐同的環境成長,十五歲的他正在摸索個人性向,如此處理,實屬劇情需要,不過委員會也表明立場,認為首集調子太歡快(celebratory),沒有給予觀眾反思這段關係的對與錯的空間,兼且有三場露骨的性愛,叫不少觀眾吃驚,以後要注意。(詳細評語,見:http://www.ofcom.org.uk/static/archive/itc/itc_publications/complaints_reports/programme_complaints/show_complaint.asp-prog_complaint_id=191.html。 )   

另一齣引起同志異議的電視節目,是美國的電視真人騷《粉雄救兵》(Queer Eye for the Straight Guy)。 有型有款識飲識食的同志,每集拯救一個直男,幫他改頭換面,行動中拋掉舊衣物、舊傢俱和「不好」的生活習慣。節目其實更像一個消費指南,同志則是精通消費的生活品味大師。一個自認邋遢的同志專欄作家看完節目很狐疑,同性戀都/真是這樣嗎?   同性戀是病/不是病;同志是苦主/壞人;同志濫交/專一;同志有/沒有生活品味;同志是目標顧客;同志是反對歧視、爭取人權的鬥士。天啊,誰是「同志」?   

媒體與同志的關係,由漠視、忽視、歧視到重視,從來多爭議,只盼在爭議之中,我們會記得,鈔票盡可能是「粉紅」,代表多元、包容和希望的「彩虹」卻有七色。

■朱順慈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教授
原文出自:http://www.sunflowerwithme.org.tw/tier/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100103069

【知識】同志學生會遭遇到的難題

同志學生會遭遇到的難題可能包括面對誠實與被指責的兩難、自我認同的困難、感情的受挫以及強烈的疏離感與孤獨感。

1. 面對誠實與被指責的兩難
很多同志學生時常處在誠實與說謊的兩難當中,雖然很多同志學生希望自己做一個誠實的人,也就是誠實的告訴他人自己的性傾向,但往往說出來的結果是會遭到他人的排斥、拒絕、冷嘲熱諷或急於給他們矯正,這些受傷害的經驗讓他們大多選擇欺騙的方式,也就是說自己不是同志,並且會刻意強調自己喜歡異性,來當作自己的保護色。然而,有些同志學生談到他們並不喜歡這種方式,因為有時說自己不是同志其實是否定自己,會對自己產生傷害,讓自己看不起自己或不喜歡自己。

2. 自我認同的困難
由於同志議題在一般社會的能見度很低,而同志議題被大眾論及時通常出現在八卦的媒體上,也就是我們上述所討論的,很多人把同志當成性開放或性濫交的方式,於是有許多同志學生不願承認自己是同志,因為他們自認為自己不是八卦媒體所說那種性開放的人,可是他們又找不到自己可以認同的正面形象,因此很多同志學生遇到的難題就是對自我的不認同,對自我的不認同可能延伸出來的問題就是其對自己產生自卑感、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否認自己真實的感受等。

3. 感情的受挫
根據訪談結果,許多同志學生遭遇很大的困擾就是找不到和自己相同的同志朋友,由於同志議題不被社會所接受,因此同志學生無法像一般異性戀男女一樣可以在生活周遭相遇、認識以及交往。由於找不到同志朋友交往,而對同性的喜歡又無法可以控制,因此很多同志學生都有愛上異性戀的經驗,而這樣的感情當然是不會有結果,因此很多同志學生在感情上經常受挫,這種常常受挫的經驗,多少會影響同志學生對人的信任感、對親密關係的追求以及與他人人際的互動。

4. 強烈的疏離感與孤獨感
由於許多同志學生害怕他人的傷害或不諒解,因此他們無法將自身的性傾向誠實的告訴父母、老師或朋友,再加上同志學生不容易找到與自己相同的同伴,因此許多同志學生會有強烈的疏離感以及孤獨感,時常鬱鬱寡歡,這是同志學生最需要老師處理協助的問題。

以上資料由佚者提供。

【知識】MSM新興性病、傳染途徑及愛滋病臨床現況

日前台大感染科洪健清醫師在台中市衛生局等單位共同舉辦『HIV篩檢前後諮詢人員訓練』主講之『MSM新興性病、傳染途徑及愛滋病臨床現況』與網友們分享:

一、台灣地區愛滋病毒感染流行病學的改變
過去的三、四年中,靜脈藥癮是主要的感染途徑,在透過政府大力推展減害計畫的實施後,新感染的靜脈藥癮者人數已大幅下降,取而代之的是,經由性行為所造成的愛滋病毒感染人數持續增加,而男男性行為已經躍升為最常見的傳染方式。

A型肝炎、痢疾阿米巴原蟲、梅毒、淋病、披衣菌等傳染疾病,在過去十年因為治療與傳染控制得當,盛行率低。痢疾阿米巴原蟲原經由不潔淨的水源造成感染,在衛生環境改良後幾乎銷聲匿跡,如今卻成為盛行率越來越高的性傳染疾病。感染梅毒的人數增多,也再次成為衛生單位的矚目焦點。不安全的性行為,將會越來越不安全。

二、感染性病,將增加感染愛滋病毒的風險
以梅毒為例,由於患部聚集大量的免疫細胞,包括CD4(也就是HIV病毒侵襲的對象),對非HIV感染者而言,無非是提供了很好的感染途徑,大大提高感染的風險。而HIV感染者其梅毒患部的病毒量將會非常高,具備很高的傳染能力。換言之,若性行為的任何一方患有性病,不安全的性接觸,將大為提升愛滋病毒的感染風險。同時,感染梅毒會增加愛滋感染者之病毒量與降低CD4免疫球數,提高愛滋病毒傳播率。臨床上男性割包皮可降低異性戀者感染愛滋病毒的風險,但對於同志而言卻沒有任何好處,因為在包皮上有許多HIV的入口。

三、常見性病
(一)單純皰疹(Herpes simplex infection)
單純皰疹病毒好發於嘴部(又稱為口唇性皰疹)及生殖器附近(又稱為生殖器皰疹)以及皮膚皺折處(肛門口)。發病時患部會有刺痛感、水泡、潰漡與結痂,發病期通常七到十天。
單純皰疹病毒會經由接觸、親吻、共用餐具、毛巾、口交與肛交等性行為感染。病症痊癒後病毒會退回神經結是無法根治的,當免疫力下降或治療藥物停掉後,有再發作的可能。因此平日注意均衡的飲食,作息要正常,盡量不要熬夜,保持身體的健康才是遠離單純皰疹最好的辦法。若單純皰疹發病時,儘速就醫是最好的方法。

(二)菜花(Condyloma accuminata)
菜花又稱尖頭濕疣,由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所致病,潛伏期平均為3個月左右或可長達8個月之久。主要透過皮膚接觸、肛交、口交傳染,好發於生殖器、肛門口、口腔及皮膚。
臨床表現會有粉紅色、肉色的小丘疹、乳突瘤樣、雞冠樣突起等。初期不痛、不癢、沒有分泌物,有凸狀膚色或紅色小丘疹長於數個地方,因對身體沒有大害,故常被忽視,發病的情形各不同,嚴重會造成尿路阻塞,排尿困難,產生尿道炎、腎臟發炎。若發現可疑症狀建議即早找專業醫師諮詢治療。

(三)梅毒(Syphilis)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Treponema pallidum)所造成全身性慢性感染疾病。傳染途徑與愛滋病相同,主要經由性接觸時透過破損處進入人體。初期梅毒通常在性接觸約三週後出現無痛性的丘疹開始,隨後變成潰瘍,觸摸感覺皮下埋了鈕釦,故也稱為硬性下疳,數週後會傷口癒合,但梅毒並未治癒,並且會進入第二期。第二期梅毒,螺旋菌從淋巴節進入血液並散播全身。好發擴散對稱性的粘膜皮膚病變及全身性無壓痛淋巴病變或掉髮,其他症狀包括頭痛、倦怠、噁心、發燒、體重減輕等。後期梅毒好發神經梅毒,可能引起中風或眼睛失明。值得注意的是,已感染愛滋病毒者若再感染梅毒,其好發進程將混亂,快則於初期即可能引發神經梅毒,建議即早就醫接受治療。

(四)淋病(gonorrhea)
 淋病是帶有淋病雙球菌者藉著性行為傳染他人。傳染途徑經由性行為接觸感染,潛伏期約2-10天後發病,其明顯症狀:男性尿道流膿、灼熱刺痛、排尿疼痛;女性白帶增多,異色異味(80%自覺症狀不明顯)。淋病若未治癒可能造成腹骨盆腔發炎、輸卵管化膿或輸精管阻塞造成不孕。要避免感染,使用保險套能減低感染機率,性行為結束後用溫水漱口及沖洗下體、多喝水於事後加壓放尿。

(五)披衣菌感染(Chlamydia trachomatis infection)
披衣菌分為三種,即砂眼披衣菌(Chlamydia trachomatis)、鸚鵡披衣菌(Chlamydia psittaci)、肺炎披衣菌(Chlamydia pneumoniae)等三種。較為常見引起人類疾病的是砂眼披衣菌,其傳染途徑可經由受污染的手指、毛巾或性接觸傳染。感染後之病症會造成男性尿道口分泌物增加、生殖器分泌物增加、腹骨盆腔發炎、輸卵管化膿或輸精管阻塞造成不孕。治療期間,用藥10-14天後最好再檢驗一次,查看藥物效果,之後定期每兩週再復檢一次,直至治療完全為止,為較安全保險之作法。

(六)疥瘡(Scabies)
疥瘡是因疥蟲感染而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疾病,寄生在人體皮膚的角質層而引起皮膚的劇癢,傳染途徑主要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間的接觸、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兩個星期才會死亡,期間還會傳染他人。臨床症狀可在皮膚上發現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尖頂可見小水疱或小膿疱,這些將產生劇癢,尤其是在夜間更加嚴重。治療方式可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約一星期可治癒。

(七)痢疾阿米巴原蟲
痢疾阿米巴原蟲主要寄生於腸道,潛伏期約2-4週,傳染途徑早期是透過不潔飲水或食物傳染,目前多為口肛接觸(肛吻)感染。其感染症狀有下痢、便秘、發燒、寒顫、血便,亦可能發生次發性腸外感染,包括肝膿瘍、肺膿瘍或腦膿瘍等。感染後有50%的人會帶菌長達10個月之久,期間若與他人舌吻或肛吻極可能傳染他人。

四、治療的有效方法
任何疾病的感染,應儘速就醫以把握最好的治療時機,並避免發生危險性行為造成交叉感染。治療期間,應偕同性伴侶一起治療,才能有效防止乒乓效應造成的反覆感染(治癒後再次被伴侶感染,或感染給對方)

本文由露德協會整理 98.8.24
授權轉載自露德協會網站

【重要資訊】愛滋全民篩檢週

有鑑於社會對於愛滋病仍普遍存在刻板印象,國人主動進行愛滋病毒檢測率偏低,為能提昇國人進行自我風險評估意識及篩檢利用率,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將於世界愛滋病日前後一週(98年11月27至12月4日),結合全國25縣市,總計設置727處篩檢場所,免費提供民眾進行愛滋病毒、梅毒、淋病及披衣菌篩檢並提供相關衛教諮詢服務。

以下是同志諮詢熱線提供的資訊,供各位msm中心網友們參考:

疾病管制局即將在世界愛滋日(12/1)前,投入龐大的經費推動「全民篩檢週」活動,一如過去兩年,各地衛生局在疾管局政策強力要求下,男同志將是衛生單位最想抽血的對象,近期各地將會有衛生局進行各式各樣吸引男同志前往篩檢的活動。hiv篩檢如果是具名的,當被篩檢出來是陽性,依法篩檢單位會立即通報疾病管制局,受篩檢者將會進入全國的通報系統而被管制。進入通報系統意謂著,接下來人生,將持續成為全國衛生單位追蹤的對象,如果具有外國籍,也將立即被遣送回原國籍地。對於尚未完全瞭解篩檢、或愛滋相關知識的朋友,或是你從沒有準備好自己是陽性感染者的朋友,對於以下提醒的事項請務必注意!

依照去年同志諮詢熱線對公部門篩檢單位所做的評鑑,有些單位在資訊提供上不夠清楚,可能混淆「具名篩檢」和「匿名篩檢」,使受篩者在未知的情況下,事後個人隱私和權益受到影響。例如:有時雖稱為「匿名篩檢」,卻以其他理由要求受篩者填寫部分個人資料,如電話或出生年、身份證字號某些數字等。這些局部的個資,是可能拼湊出真實的特定個人身份。事實上,如果真的是「匿名篩檢」,不應該填寫任何「真實的」個人資料。如果篩檢人員要你填寫的理由,是為了查詢篩檢結果時可以辨識你的身份,那請你在填資料時用「非真實」資料替代即可。以免造成事後不可挽回的後果。愛滋匿名篩檢並不等於防治愛滋,篩檢的結果只會讓你知道篩檢前三個月(空窗期)是否感染HIV的身體狀況,篩檢並不會直接幫助你預防愛滋。真正要預防hiv感染,請詳細瞭解愛滋相關的知識,正確全程使用保險套,避免危險的性行為模式。也請慎選「依法有提供篩檢前諮詢」、「尊重受篩者篩檢自主權」的篩檢單位!!

■HIV篩檢注意事項 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愛滋小組整理

1.篩檢同意權:篩檢進行前,受篩檢者有權利得知,且諮詢員有義務告知關於篩檢相關訊息。受篩檢者獲得充分資訊且同意後方可進行篩檢。下列是一些重要的問題:A.本次篩檢服務是由什麼單位提供?B.本次篩檢的方法與項目有哪些?C.本次是具名還是匿名篩檢?D.篩檢的檢體與結果是否會被做為其他研究使用?

2.篩檢提問權:在篩檢的過程中,若是對篩檢流程本身、性病、性行為等有任何的疑問,我們都有權利詢問諮詢員,千萬不用覺得害羞,因為篩檢前諮詢是我們解除疑惑的重要管道。

3.拒絕篩檢權:當我們在篩檢過程覺得不舒服,如環境不夠安全、篩檢員的態度不佳等,或者是我們還沒有準備好接受篩檢的結果時,我們有權利於篩檢中的「任何時段」拒絕或中止篩檢。

資料來源: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愛滋小組

「2008男同志空間HIV篩檢評鑑報告書」(2008年11月28日記者會發表)

■瞭解更多愛滋及性病的相關知識性致勃勃網站「安全的性單元」http://www.enjoysex.org.tw/know_1.asp

■如果想要進一步討論或詢問1.撥打諮詢電話: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的諮詢電話,將有義工為你服務。02-2392-1979, 高雄專線(07)552-3264(本會負擔自動轉接台北的話費)服務時間:每週一、四、五、六、日,19:00~22:002.在性致勃勃網站「討論區」提問:性致勃勃網站是專門提供男同志愛滋防治的專屬網站,討論區由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的資深義工為你解答。http://www.enjoysex.org.tw/bbs_1.asp3.加入FaceBook「性致勃勃」社團:可以收到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愛滋小組不定期舉辦的活動訊息,以及相關新知。http://www.facebook.com/group.php?v=wall&gid=152809003827

■其他相關文件1.081128記者會:篩檢數量≠防治效果—熱線對愛滋防治的基本立場http://www.enjoysex.org.tw/action_3.asp?ACTID=ACT081214173658394&myarea=4&page=32.081128「2008男同志場所HIV篩檢評鑑報告書」http://www.enjoysex.org.tw/action_3.asp?ACTID=ACT081214171711192&myarea=3&page=11

【討論】性向是否可以被改變 part4

以下資料來自於PPT甲板Hostsonaten版友的整理


在美國有很多此類強調改變性向(conversion)的團體,這些組織大多有宗教背景(ex:love-in-action),或掛著心理矯治的偽科學招牌。

治療的方法大多是強迫性的制約或集體催眠,除了原文中提到的"彈橡皮筋"之外,有些甚至會用電擊治療,或是進行驅魔儀式,一群人瘋了似對你大吼大叫,參與者大多會產生嘔吐不適的反應。

【討論】性向是否可以被改變 part3


美国心理学協会:没有證據顯示改變性倾向的嚐试成功有效
愛白網 2009-08-06

85,美國心理學協會(APA)的指導委員會投票通過一項關於性傾向議題的重要決議報告,報告明確認為,從業醫師不應該對尋求幫助的顧客提及可通過治療或其他方式改變性傾向等類似說法。報告還根據最新研究得出結論說,沒有足夠證據顯示改變性傾向的嘗試會成功或有效。

  擁有約十五萬專業會員的美國心理學協會本周正在加拿大多倫多召開年會,該協會的指導委員會以125票贊成、4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上述決議。

  針對一些人認為的性傾向可通過治療等方式發生改變的說法,美國心理學協會在2007年指派了由六名專業人士組成的特別工作組,該工作組分析了1960年至2007年間的總共83項聲稱性傾向可通過治療等方式發生改變的研究報告。工作組的最後分析研究結論指出,許多這類治療改變性傾向的研究存在嚴重設計缺陷,或存在研究方法問題,並且沒有任何一項此類研究系統評估過對當事人可能造成的傷害。

  美國心理學協會此前已經正式聲明過反對治療改變同性戀傾向以及關於性傾向不可改變的立場,本次最新的決議報告則是幾年來該協會再次以詳實全面的研究為基礎,針對某些人提出的性傾向可被改變的爭議而作出的協會官方表態。

  對於部分因個人性傾向與個人宗教信仰發生衝突而前來尋求幫助的同性戀者,美國心理學協會的最新報告建議從業醫師幫助顧客面對性傾向的現實、誠實告知顧客性傾向無法被改變、避免在諮詢過程中將同性戀傾向汙名化,同時尊重顧客的宗教信仰,並幫助顧客尋找宗教信仰與性傾向和諧共存的可能方式,例如建議顧客轉而加入包容同性戀者的宗教團體。

  美國心理學協會的最新報告還向同性戀傾向的青少年及其家長、監護人等提出建議說,在考慮尋求幫助的時候,不應該去尋找那些將同性戀看作是疾病的機構和人士,而應向那些提供正確資訊的機構尋求支援和服務。(文稿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愛白網


【討論】性向是否可以被改變 part2

(接上篇)

兩位醫生對待性傾向治療的不同態度,引起了我的懷疑。於是,我再次給愛白網的星星寫信,向他介紹了我接受治療的過程和細節。星星在回信中向我介紹了許多關於性傾向的科學知識以及世界其他國家的有關情況:中國從1949年之後,由於當時蘇聯的影響,認為心理學是形而上學”,是西方資產階級無聊的產物,是不科學的,所以有很多年根本沒有心理學教育。而六七十年代的大學生,由於歷史原因,也很難接受到正規的心理學教育,更何況我國與世界心理學的發展斷層近三十年。早在1974,美國精神醫學會就已將同性戀一詞從診斷手冊中刪去;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同性戀從精神疾患的名單上剔除;2001年第三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也將同性戀非病理化。

在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如果有心理學工作者談治療同性傾向,本人就會失去行醫資格。按照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的前述標準,根據中國有關醫療法規(《醫師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這位老教授的行為不僅是違背科學,也是違背職業道德的,更屬於超範圍行醫(同性戀不是病,嚴格意義上,精神科醫師的行醫範圍就不包括對同性戀進行治療。此外,對於沒有抑鬱指征的患者給以抗抑鬱藥物,屬於濫用藥物,若造成精神和/或器質性損害,可定性為醫療事故, 當負法律責任)。而年輕的醫生,因為有更多機會瞭解世界上關於心理學的最新進展,所以對待性傾向治療的態度與老醫生截然不同也是很正常的。事實上,目前沒有任何藥物或方法,可以將一個人的性傾向逆轉”,所有宣稱可以用藥物治療同性戀的,其實都是在濫用沒有任何逆轉同性戀"效果的抗抑鬱藥物。

  在看了星星的回信之後,我專門上網去核實了他提到的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的相關標準,一切果然如他所說。但是,我依然沒有徹底放棄改變自己性傾向的念頭,繼續堅持按照李醫生的要求做。有一次,我在接受黃醫生復診的時候問他,既然《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已經規定同性戀不是精神疾病,為什麼你們還要給我治呢?黃醫生回答到,我之所以為你提供諮詢,是因為你對自己的性傾向不能接受,如果你能夠坦然接受自己,我完全尊重你的選擇。從那之後,我開始反思自己,改變性傾向對我真的有那麼重要嗎?因為這件事情,把學習和生活全都耽誤了,真的值得嗎?

  然而,最終使我徹底放棄治療性傾向念頭的還是因為藥物的副作用已經讓我完全無法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了。最嚴重的時候,我上課只知道老師在講,但講什麼完全不知道。我整個人的反應都變得遲鈍了,過馬路時,我都擔心車子過來我避不避的開。我意識到,再這麼下去,自己就真的毀了。

  2005年春天,新學期開學,在嘗試性傾向治療半年以後,我主動停止了一切治療手段,徹底放棄了改變性傾向的想法。幸運的是,由於我服藥時間並不長,在停藥之後,我很快恢復了正常的精神狀態。但從此以後,我保持著和星星的通信。有一次星星在電話中對我說,你真的應該來我們的聚會看一下,我們當中有律師,有醫生,有作家,有企業家……你真的覺得性傾向有那麼重要嗎?他的話深深地觸動了我,不久之後,正好碰上星星和愛白的幾位志願者來我所在的城市開會,他們特意約我見面。在此之前,我從未和身邊任何同性戀者接觸過,我甚至一度以為世界上就只有我一個人是同性戀,在見到他們之後,我忽然發覺,原來同性戀者和普通人沒有什麼不同,因為我完全無法從外表上看出他們是同性戀者。自那以後,我變得豁然開朗起來。

  如今,我已經非常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同志身份了,並且會主動地參與一些同志公益活動。現在回想起來,自己當年接受性傾向治療的經歷就像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星星和李醫生分別用新舊兩種不同的心理學知識在影響著我。所幸,在親身體驗之後,我作出了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雖然我是在傳統、保守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但是我畢竟接受了高等教育,具備了一定的尋找、辨別資訊的能力,並且在整個過程中沒有受到任何外力的強迫,也沒有因為服用藥物而產生後遺症。然而,據我所知,還有很多同性戀者因為受教育程度低、缺乏資訊、受家人強迫、受醫院誘騙……等種種原因,在接受性傾向治療的過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身體和心靈創傷,嚴重的甚至因此喪失了正常生活的能力。與之相對應的,卻是各地治療同性戀的醫院以及廣告層出不窮,性傾向治療已經被很多醫療機構和個人當做牟取經濟利益的手段。

  作為一名曾經接受過性傾向治療,並受到過傷害的同性戀者,我希望用自己的親身體驗告訴所有的同志朋友:性傾向治療是無效的,並且會給自己的身心帶來傷害。同時,我也希望政府和社會能夠正視性傾向治療給人造成的傷害,以及因此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嚴格遵循現有政策和法律,加強醫療規範執法,以杜絕精神醫學在性傾向治療方面的藥物濫用,並最終禁止性傾向治療在中國的興風作浪。

  (口述/ 格子 整理/ Luke)

【討論】性向是否可以被改變 part1

這兩三天以來,身邊出現了不少『性向是否可以被改變』的討論。一放面是來自於甲板Currt網友學校邀請「走出埃及協會」至學校演講認識同志的講座;一方面則是11/21號的「櫃父母講座」。而很高興的是在甲板上有兩位板友wayne62、Hostsonaten分別都針對這個議題提出一些訊息,以下就分幾個篇章來敘述這些訊息:


首先是來自於愛白網的文章

一場關於性傾向治療的暗戰


雅虎資訊 口述/格子 整理/ Luke
2009-11-11


  在我的記憶中,夏日的午後總是那麼的美麗。記得小學五、六年級時,每天上學,我都會經過一個池塘,很多人會在池塘邊釣魚。一到夏日的午後,許多鎮上的男孩子,就會脫得光光的到池塘裏游泳和嬉戲,波光粼粼間,閃耀著他們健美的身體,那麼的吸引我,每次都會讓我駐步不前。對同性身體的欣賞構成了我最早的性意識啟蒙,只是那時候,我還不清楚,什麼是同性戀。

  高中時,我也曾經特別喜歡和長得像朴樹的班長呆在一起,但那僅僅只是緊張學習之餘的小情調,在高考的壓力面前,它顯得那麼微不足道。直到2004,我上了大二,接觸互聯網多了之後,我才清楚地意識到同性戀這三個字與自己相關。從那一刻起,我的內心再也無法平靜——我怎麼能和同性戀劃上等號呢?

  我出生在一個傳統的農村家庭,從小接受的都是最傳統的教育,我和身邊所有的孩子一樣,相信考大學、找工作,然後結婚生子就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定律。我從小就是標準的好學生,一心埋頭讀書,成績一直出類拔萃,在學校聽老師的話,在家裏聽父母的話,一直在規定的人生軌跡上走得很順利。當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無法像以前一樣繼續按照規定的人生軌跡前行時,我感到無比焦慮,改掉自己喜歡同性的壞毛病”,回歸正常的人生道路,一下子成為了我生命中的頭等大事。

  我開始瘋狂地在互聯網上搜索各種與同性戀相關的資訊。一方面,我在百度貼吧找到許多關於治療同性戀的資訊;同時,我也找到了愛白網,並在該網的同志問答欄目找到了許多和性傾向相關的問答。

  於是,我一邊在網上搜集各種和性傾向治療相關的資料,一邊給愛白網同志問答的主持人星星寫信,詢問他同性戀是不是一種病,可不可以治療?星星給我的回答很明確:同性戀不是病,只是性傾向的一種,只不過是少數而已。星星的回信並沒有打消我要改變自己性傾向的念頭。於是,我趁大二國慶長假期間,根據網上的資料找到學校當地一家大醫院的心理諮詢科。

  第一次接待我的是一位姓李的老醫生,他是全國非常知名的心理學專家,我當時覺得特別幸運。我跟他說,我不喜歡女生,喜歡男生,可以治嗎?他一點都沒有感到奇怪,對我說:“你這個情況在現在的年輕人中很常見,前兩天,我還成功地幫助某大學的一對拉拉分開了。你能主動來找我,說明你的基礎上是好的,自己主動想改變。治療同性戀,最重要的自己要想改變,如果自己不想改變,別人再怎麼幫你都沒用。我會給你用一些藥物來幫助你。他給我開了兩種藥,一種叫百憂解”,另一種我現在已經記不起它的名字,並叫我自己嘗試厭惡療法

  回去之後,我開始按照李醫生的要求,每天按時服藥,並在自己的胳膊和腿上都纏上皮筋,每天晚上躲在被窩裏,一想到男生就狠狠地用皮筋彈自己。同時,我也按照他的要求,買了張美女海報貼在自己的床頭,“學著去欣賞女人的美麗以作為正面的激勵。但是,彈皮筋帶來的肉體上的痛苦並沒有消除我對男性的欲望,短暫的壓抑換來的卻更加洶湧的爆發;美女海報也並未能引起我對女性的欲望,更重要的是,吃了那些藥之後,我開始精神恍惚,上課時不知道老師在講什麼,下課時也總感覺飄飄忽忽。但是,當時的我已橫下了一條心,一定要改變自己。於是,我更加嚴格地按照醫生的要求去做,每隔兩周左右,我都會去找李醫生復診,向他彙報自己的最新情況。每次,我都跟他說,我覺得自己又進步了,想男生的次數少了,想女生的次數多了。儘管事實並非如此,可當時的我已進入了一種癡狀,一心想獲得李醫生的肯定,不惜用說謊來欺騙自己。每次,李醫生都會鼓勵我,只要堅持努力,一定能成功改變。我也詢問他關於藥物的副作用問題,但他告訴我這些情況都是正常的,一定要堅持吃。

  兩個月後,事情有了新的變化。有一次,我去找李醫生時,正趕上他輪休,另一位姓黃的年輕醫生接待了我。與李醫生不同的是,黃醫生問我,如果我告訴你,性傾向可能真的是不能改變的,你會怎麼樣?你仔細想想,性傾向真的有這麼重要嗎?為何不把更多精力放在學習上,多參加社交,多認識朋友,多為自己未來的事業做準備,不是更有意義嗎?我說,如果改不了,我寧願去死。他說,那你還是繼續按照李醫生說的做吧。

【新聞】中國擬取消愛滋感染者入境限制

中國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在2009年11月12日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目前中國正在著手修改有關限制愛滋病毒感染者入境的法規,擬取消對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入境限制。
毛群安說,對愛滋病的認識有一個過程,在最初對愛滋病感染途徑尚不清楚的時候,中國規定限制愛滋病毒感染者入境。根據現在對愛滋病傳播管道以及感染者對環境危害性的評估,我們將修改現行法規,目前這項工作已在進行之中。

以上資料來源摘自人民網-京華時報20091117報導
http://health.people.com.cn/GB/26466/122279/173904/173916/10395830.html

【曬書】荒涼人間地

內容簡介

名作家蔡康永特別推薦本書:應該是很肉很肉的世界,卻能被寫成充滿小小靈魂的海洋,這裡那裡的,閃動著水母般的幽光。這是班傑明最擅長的事情了。

故事是這樣說的:三個名字日文發音相同的男子,不約而同在東京對同一段時間的回憶各懷心事,經歷追尋、放逐,與遺忘的過程。他們各持彼此命運的拼圖一角,當旅途結束,圖塊歸位,宿命地圖展現等待他們的,會是怎樣的荒涼與希望……

無論是台北還是東京,當你一個人獨居、一個人走在大街上時,你會突然覺得這是一個荒涼的城市嗎?也許,你會深深覺得唯一真實的,竟是你部分的感官,還留在春風竭盡的遙遠境地。

作者簡介

班傑明。
不想用筆寫字,所以學會上網。
經歷快樂的事,就不容易忘記。
身邊都是好人,所以過著好日子。
曾出過的書:「重回初戀夏天」、「十天後十九歲」、「荒涼人間地」等。

厭棄隨想

旅に病で 出遊時患病,

夢は枯野を 我心仍翱翔,

かけ廻る~~ 飛渡荒涼人間地」 松尾芭蕉 (1694)

這首俳句是松尾芭蕉51歲因腹疾歿於大阪時的最後遺作,班傑明很巧妙地運用在故事的最後,讓三位同名男子,在一段迷霧般的愛情裡、一片櫻花紛落的國度中,翱翔起生命中對情慾與倫理的交響樂。

這本小書真的很像是一本時光推理劇,一開始我們彷如五里霧中,但隨著兩位同名主角的故事/對白行進,讀者們便會漸漸地發現屬於這段關係裡的秘密,一段有點殘忍卻又充滿愛的無法言說,當最後赤裸裸地坦現在讀者面前,我想每個讀者內心都會揪了一下,有點距離但卻又很熟悉。是的!這是屬於我們這個族群的微微細語,就像是蔡康永為班傑明寫的:『應該是很肉很肉的世界,卻能被寫成充滿小小靈魂的海洋,這裡那裡的,閃動著水母般的幽光。

非常推薦圈內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這本小品,也希望大家在看完這本小書之後,可以一起對話,或許哪天,我們也能是飛渡人間荒涼地的那小小靈魂~~

厭棄111909


【活動】同志父母親人座談會:98/11/21(六) 台中場

同 志 父 母 親 人 座 談 會: 98/11/21() 台中場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暨櫃父母同心協會為了讓同志的父母親人也有機會認識彼此,合辦了《同志父母親人座談會》。提供充分隱私的空間,讓父母親人可以分享彼此的心聲。會中並邀請多位同志父母們現身說法,分享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這樣的歷程,有害怕、有心疼、有憤怒、更有長夜漫漫的輾轉難眠,也因為有著這樣相同的生命歷程,害怕與不了解才能轉化為彼此支持與前進的動力。

間:1121(六)下午二點開始

點:台中市北區力行路262-1 [台中市救國團403
]
開放對象:同志父母、親人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櫃父母同心協會

聯絡方式:02-23921969
hotline@mail2000.com.tw

活動內容:

(一) 認識同志世界-同志知識ABC(由性別教育專家負責)

(二) 邀請同志父母現身說法(由櫃父母同心協會的父母分享)

(三) 爸爸媽媽小團體分享(由本會家庭小組義工帶領分享)


怎麼連絡「彩虹天堂」呢?

台中市一中街116巷9號
聯絡電話:04 ─ 22266910
或打 工作人員服務專線
Pascal 0928600434
Sam 0928600641
E-Mail:msmtaiwan@gmail.com

關於中心

我的相片
每次聽到來自於台北以及高雄的同志訊息時,您會不會希望,有一天也能有屬於中部人的消息。我們聽到了,這一次,就讓中部的朋友們大聲地喊出『WOW~Queer(酷)』 讓我們一同創造多元性別的友善空間吧! 服務內容: (1)創造一多元、友善、健康的性別空間 (2)同志藝文活動展覽 (3)性別平權暨同志健康諮詢服務 (4)辦理同志健康、文化講座 (5)愛滋及性病匿名篩檢服務 (6)連結同志資源網路暨宣導服務

歷史文章

Pluk!!彩虹天堂

彩虹天堂的咩樂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