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Vivian Cass(1984)針對同志身份認同歷程多年的研究指出,同志了解自己的性傾向,與異性戀文化區分的過程,是同志正向認同發展的重要元素。
然而許多同志事實上,在身份認同上一直找不到仿效與正向的引導,以致於藉由藥物與從事不負責任的享樂視為同志次文化的正當性。
特別是青少年或初覺察自己為同志身份或喜愛與同性別者一起從事性愛的萌芽期間,若能有管道適時的提供正確或減少傷害的資訊,與相關同儕或過來人有交談的平台,並且取得健康面對身份認同與學習正向看待「愛、親密與性」的課題,在主流社會中找到調適自身性傾向的因應之道,均是有助於營造同志健康次文化的重要方向。
【中心】同志健康次文化的營造
【中心】為什麼要成立此中心?
歷年來台灣男性間性行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的感染人數幾乎是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以91至97年單年新增因MSM而感染的人數來看,從92年開始,約每年以11至37%的比率新增中,雖然可能是因為篩檢率增加的關係,但篩檢出感染人數的比率仍相當值得愛滋防治各界的重視。
本中心接受衛生署CDC補助計畫得以成立,欲在台灣中部地區針對同志(MSM)人口群成立一個社區健康文化中心,藉由設立一個尊重多元性別文化的空間,架構在地MSM資源網絡,並利用社群文化中高度使用網路的特質,建立網路E化的愛滋防治資訊教育平台,並辦理系列符合在地MSM社群的活動方案,以便在中台灣地區建立同志健康暨文化交流的在地服務,最終期待能有效的控制同志社群間持續攀高的愛滋病與性病的流行率。
標籤: 關於中心